阿一鲍鱼
白切鸡
蜜汁叉烧
脆皮烧肉
红烧乳鸽
上汤焗龙虾
白灼象拔蚌
鲍汁扣辽参
椰汁冰糖燕窝
木瓜炖雪蛤
百花鱼肚
椒盐濑尿虾
潮州卤水拼盘
蚝烙
潮州牛肉丸
沙茶牛肉
盐焗鸡
客家酿豆腐
盆菜
梅菜扣肉
干炒牛河
菠萝咕噜肉
白灼虾
豉汁蒸排骨
玫瑰豉油鸡
萝卜牛腩煲
姜葱焗肉蟹
支竹羊腩煲
罗汉斋
蒜香骨
煲仔饭
金瓜酿芋泥
卤鹅肝
护国菜
鸳鸯膏蟹
生菜龙虾
芙蓉虾
金不换炒薄壳
潮汕鱼丸
普宁豆干
普宁豆酱骨
干炸虾枣
反沙芋
潮州粉粿
盐焗鸡
猪肚包鸡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汉族四大菜系 [1] 、八大菜系之一。狭义上的粤菜指广府菜(即广州府菜),广义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 [2] 。粤菜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如广府菜中的煲仔饭、烤乳猪就是源自周代的“八珍”美食。 [3-4]
广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湛江等地, [5] 具有清、鲜、爽、嫩、滑等特色,“五滋”、“六味”俱佳,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广府菜是粤菜的代表,自古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美誉 [2] [6] ,顺德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7-9]
潮州菜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潮菜是粤菜的主干与粤菜的代表, [10-11] 也有“食在广州、味在潮州”的说法。 [12] 在2004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 [13] 2010年代表粤菜参加上海世博会,2012年代表中国菜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潮州市2014年入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14-15]
广东客家菜主要流行在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等地,范围包括梅江、东江和北江流域。 [9] [16] 客家菜可细分为“山系”、“水系”、“散客菜”。山系的“客家菜”,分布在梅州等地,而水系指的就是“东江菜”。 [17] 梅州是客家菜之乡 [18] ,而客家菜以东江菜为代表, 菜品多用肉类,极少水产,主料突出,讲究香浓,下油重,味偏咸,以砂锅菜见长,乡土气息浓郁。
粤菜中的广府菜集顺德、南海、番禺、东莞、香山、四邑、宝安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粤菜取百家之长,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烹调技艺多样善变,用料奇异广博。在烹调上以炒、爆为主,兼有烩、煎、烤,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时令性强,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浓郁。
粤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粤菜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渲染,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民俗,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健康标准的体现。
粤菜历史悠久,源自中原,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两千多年的汉初,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到了晚清时期已渐成熟 [20] 。广东物产特别丰富,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养成的喜好鲜活、生猛的饮食习惯。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中原移民不断南迁,带来了“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中原饮食风格。
漫长的岁月,使广东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再根据本地的口味、嗜好、习惯,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考究、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