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仓颉文**
昔者仓颉之作书也,天雨粟,鬼夜哭。盖文字之兴,文明之始,万物之理,皆寓于斯。今余仰观星辰,俯察草木,感怀古圣之伟业,不禁慨然兴叹。
夫仓颉者,黄帝之史官也。其生而神明,目有双瞳,观鸟兽之迹,察山川之形,遂创文字,以代结绳之政。其初也,象形指事,画地为牢,刻木为纪;其后也,形声相益,假借转注,六书既备,而天下之理,昭然若揭矣。
嗟乎!文字之兴,岂独记事而已哉?其为道也,大矣!上可以通神明之德,下可以类万物之情。圣人以之垂训,贤者以之立言,百姓以之明理,国家以之成治。若无文字,则礼乐崩坏,政教不行,人伦废弛,而天下将归于混沌矣。
昔者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盖言者,心之声也;文者,言之饰也。仓颉之创字,犹孔子之修《春秋》,皆所以明道统、正人心、垂后世者也。故余谓仓颉之功,不在禹下。禹治洪水,以安民生;仓颉造字,以启民智。二者皆圣人之业,万世之利也。
今余游于山川之间,览古人之遗迹,思仓颉之伟绩,不禁肃然起敬。夫文字者,文明之舟楫也,载我华夏,历数千载而不衰。吾辈当珍之重之,传之习之,以继古圣之志,以开万世之太平。
赞曰:
仓颉造字,天启文明。
六书既备,万理咸明。
垂训立言,治国安民。
功垂千古,德被无垠。
吾辈小子,敢不敬承?
继志述事,以昭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