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仓颉文**
昔者,天地初开,万物混沌,人虽灵于物,而无以纪事,无以传言。于是,圣人出焉,观天象,察地理,取鸟兽之迹,画而为文,以启群蒙,以通神明。此仓颉氏之所以为万世文字之祖也。
夫仓颉者,黄帝之史臣也。其生也,四目重瞳,聪睿绝伦。其造字也,天雨粟,鬼夜哭,盖以文字之成,足以泄天地之秘,夺鬼神之工。故天惧其泄而雨粟,鬼畏其明而夜哭。然则,文字之兴,岂非天地之大道,人伦之至要乎?
昔者,结绳记事,不足以应万事之变;口耳相传,不足以穷百代之远。自仓颉造字,而后书契兴焉,典章立焉,礼乐备焉,政教行焉。上以纪帝王之功德,下以述百姓之疾苦。凡山川之险易,草木之荣枯,人事之得失,皆可书之于简,传之于后。是以,文字者,文明之基,教化之本也。
吾观仓颉之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皆取法于自然,合情于物理。其笔画虽简,而意蕴无穷;其结构虽朴,而理致深远。一字之成,足以包罗万象;一文之著,足以垂范千秋。故曰:仓颉之字,非独为记事之具,实乃载道之器也。
嗟乎!仓颉之功,岂特一时一世之利哉?自其造字以来,历夏、商、周、秦、汉,以至于今,文字之传,绵绵不绝。虽世有兴衰,时有治乱,而文字之存,终不废也。是故,仓颉之德,与天地并立,与日月同光。后之学者,得其字而诵其文,思其功而怀其德,岂不盛哉!
吾尝读《诗》《书》,观《礼》《乐》,皆赖仓颉之字以传。若无文字,则圣人之道,何以垂于后世?贤者之言,何以播于四方?故吾谓仓颉之功,不在禹下,不在周公下,不在孔子下。盖文字者,道之所寄,文明之所系也。
赞曰:
仓颉造字,天雨粟兮。
鬼神夜哭,惧其明兮。
文字既成,文明兴兮。
万世之利,功莫大兮。
吾怀其德,永弗谖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