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赋》
茅台者,天之美禄也。其产于黔北仁怀之地,赤水之滨,得天地之精华,承日月之灵秀。自汉武甘美之贡,至唐蒙枸酱之献,历千载而弥芳,经百代而愈烈。
观其色,晶莹如玉,澄澈似泉;闻其香,幽雅细腻,馥郁绵长。入口则醇厚甘美,回味则悠远无穷。一杯下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令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昔者,韩愈有言:“天酒甘露,地酒醴泉。”茅台之酿,实兼二者之美。其工艺之精湛,工序之繁复,非寻常酒醴可比。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时五载,方成一品。此乃匠人之心血,智慧之结晶也。
茅台之德,在于中和。不烈不淡,不燥不寒,温润如玉,刚柔相济。饮之者,可舒筋活血,可怡情养性,可交朋结友,可庆功贺喜。其用也广,其效也宏,实乃酒中之君子,饮品之上乘。
吾尝闻:“酒以成礼,酒以养老,酒以成欢。”茅台之酿,上可奉君王,下可飨黎庶,雅俗共赏,贵贱咸宜。其名扬四海,誉满五洲,诚中华之瑰宝,酒林之翘楚也。
赞曰:赤水悠悠,茅台煌煌。天赐琼浆,地孕玉液。饮之忘忧,品之增寿。千秋万代,永享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