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能排名:
上海

【沪上浮世卷心录】  

作者:潘长江(模仿版)  


各位爷叔阿姨小阿弟,今朝阿拉来讲讲上海滩的"卷心菜哲学"。您瞅瞅陆家嘴这三件套,高的像要捅破财神爷的算盘珠,堵车堵得高架桥变身巨型停车场——这哪是堵车?分明是阿拉打工人用尾气在黄浦江面作水墨丹青!  


要说"内卷"这门功夫,上海宁绝对能考特级职称。凌晨三点的南京西路写字楼,穿普拉达的女白领和穿优衣库的程序员在电梯里狭路相逢,一个微信语音说"Dear这个case要align",另一个键盘敲得比弄堂口修鞋匠还勤快。昨儿个我在静安寺看见个奇景:星巴克里的小年轻左手改商业计划书,右手刷链家看老破小,耳朵里还听着"得到APP"讲《庄子逍遥游》——好家伙,这分明是肉身在卷,灵魂在飞啊!  


讲到"躺平",上海宁的姿势都透着股精致范儿。您当是苏州河面飘着的落叶?太天真!永康路咖啡馆里,95后小姑娘捧着《存在与虚无》,电脑屏保写着"FIRE运动践行中",朋友圈定位却在安福路话剧中心——这叫"仰卧起坐式躺平",躺下去是咸鱼,坐起来就是条会做Brunch的锦鲤!  


要说"摆烂",那得看虹口老弄堂行为艺术。前脚在业主群转发《浦东新区学区房新政解读》,后脚蹲在鲜得来抢最后一份排骨年糕。上周我在田子坊撞见个穿海魂衫的老克勒,T恤上印着"股票基金绿,不如葱油饼香",手里盘着俩文玩核桃跟游客吹牛:"小阿弟,当年我摆烂的时候,黄浦江还没这么多观光船咧!"  


焦虑这玩意儿,在上海可比杏花楼的青团还时令。早高峰地铁里,穿西装打瞌睡的社畜手机里清一色是《CFA冲刺宝典》;世纪公园相亲角,大爷大妈交换简历比投行经理看报表还仔细;就连外滩卖栀子花的老阿婆,收款码旁边都贴着"支持花呗/信用卡/比特币支付"——侬晓得伐?这叫"数字化生存焦虑症候群"!  


但要说上海宁真被卷成粢饭糕,那您可看走眼了。新天地的脱口秀俱乐部,凌晨两点还有人在讲"沪漂租房辛酸史";杨浦滨江的跑步道上,戴劳力士的大叔和穿lululemon的小姐姐并驾齐驱;就连七宝老街卖汤团的阿姨,手机里都存着五套直播带货话术——这地界儿的人啊,活像城隍庙九曲桥,看着弯弯绕绕,其实每一步都算数!  


最后送各位句闲话:就像南翔小笼包,十八个褶是体面,嘬口汤汁是智慧。在上海滩混,卷要卷得如外滩万国建筑群错落有致,躺要躺得像武康路梧桐树影摇曳生姿。记牢了伐?生活就像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油皮包着酥皮,焦虑裹着希望,烤箱里滚一遭,出炉照样香飘十里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