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能排名:
黄渠桥羊羔肉


uploads/image/20210206/1612611933.jpg


黄渠桥羊羔肉,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平罗食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金保国的忠兴饭馆、周干臣的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黄渠桥羊羔生长的自然环境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有唐徕渠、惠农渠、昌湾渠、官泗渠、二农场渠及西干渠6条主干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水质清澈,无污染。黄渠桥羊羔肉肌肉呈淡红色、肌纤维细经烹调后色泽棕红,肉嫩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 [1]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渠桥羊羔肉”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编辑

感官特征

黄渠桥羊羔肉黄渠桥羊羔肉

黄渠桥羊羔肉肌肉呈淡红色、肌纤维细,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弹性好,被覆一层薄薄的脂肪,白里透红。尾根部宽大,尾尖细,呈三角形。腿骨短而壮、附着丰满的肌肉、嗅之清香,不膻不腥,经烹调后色泽棕红,肉嫩鲜美,肥而不腻、无膻味,色、香、味、形俱佳。 [1] 

内含成分

黄渠桥羊羔肉

黄渠桥羊羔肉(3张)

黄渠桥羊羔肉蛋白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须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且矿物质元素种类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鲜肉中含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7.5%,脂肪含量不高于0.8%。与小尾寒羊、新疆细毛羊相比,黄渠桥羊羔肉羰基化合物含量最低,糖蛋白、雌黄嘌呤、核苷酸、谷胱甘肽含量最,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羊肉,属低脂型肉品,营养素配比合理,是集营养滋补、保健于一体的优质肉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可用于治疗虚劳瀛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寒、虚汗胃痛、肾虚阳衰。 [1] 


产地环境

编辑

气候

黄渠桥羊羔

黄渠桥羊羔(2张)

黄渠桥羊羔生产的自然环境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由于位于中国季风区的西缘,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7月最热,平均气温24℃,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大,时间长,气温变化起伏大,1月最冷,平均气温-9°C,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平均气温8.4℃-9.9℃,年平均气温大于10度的积温为3223.6度。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半干旱地区。年均日照时数3065.5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6096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无霜期153-170天,日照时数2800-3200小时,适宜动植物生长。 [1] 


水资源

平罗县黄渠桥镇位于黄河中上游,黄河纵贯南北全境,过境流程41.04千米,翰泉海、威镇湖、翰苑湖、康熙饮马河湖等大小湖泊湿地星罗棋布,有唐徕渠、惠农渠、昌湾渠、官泗渠、二农场渠及西干渠6条主干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水质清澈,无污染。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平罗县黄渠桥羊羔肉羔羊生产范围水质的综合污染数为一级,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黄渠桥羊羔肉。 [1] 

土壤及牧草

平罗县土地辽阔,有耕地82.18万亩,林地11.4万亩,水域面积34.6万亩,牧草地71.9万亩,未利用土地150万亩。土壤有盐渍土类、白僵土类、沙丘沙土类、草甸土类、灌淤土类、湖土类,山、川、水并存。地下水碳酸盐、硫酸盐、硫化物较多,硫、磷、钙等矿物质含丰富,水质矿化度高, pH值略呈碱性。低洼地盐碱化普遍,境内有自然生优质牧草100多种,中草药30多种,产区植被低矮,以耐干旱耐盐碱的芨芨草、三棱草、芦草、艾、车前、苦苣菜等灌木、短花针茅、小禾草、豆科、菊科、藤科等植被为主,草产量低,但干物质含量高,蛋白质丰富,饲用价值高。这些光、热、水土、植被、气候条件是黄渠桥羊羔肉风味独特的主要原因。 [1] 

历史渊源

编辑

据《平罗食志》记载,在民国时期,黄渠桥金保国的忠兴饭馆、周干臣的益顺居饭馆就有羊羔肉出售。“古城夜宵美食多,爆炒羊羔热门货,脆嫩香辣任品尝,深更夜巷唤开锅。” 就是对黄渠桥羊羔肉的写照。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回族群众马少彰在黄渠桥的“忠兴饭馆”打工,跟随当地名厨“刘辣呼”学习制作羊羔肉的手艺,后将手艺传传承。

从1992年到1998年,黄渠桥爆炒羊羔肉生意达到了黄渠桥的整整一条街,黄渠桥因羊羔肉而声名远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