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智能排名:
仿董明珠谈00后整顿职场


**董明珠谈00后职场革新:这不是叛逆,是质量意识觉醒**  


各位企业家、年轻朋友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00后整顿职场。很多人说这是年轻人不服管,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职场一次重要的质量升级。当年我们用“格力标准”重塑空调行业,今天这群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重塑职场生态。这不是对抗,而是一场关于“劳动价值”的共识重构。


### **一、反向背调不是挑衅,是企业透明度的试金石**  

有人批评00后入职前查公司股权结构、比对社保基数,说这是“以下犯上”。但我要问:如果一家企业连员工的五险一金都不敢阳光操作,还谈什么社会责任?  

在格力,新员工不仅能查到公司历年财报,连食堂每周的食材检测报告都公示在内部系统。最近有个00后应聘者,把格力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专利转化率做成分析图,在面试时提出《关于光伏储能业务线人才储备的建议》。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当场发offer。  

企业经得起检验,才配得上优秀人才。当00后拿着《劳动法》来求职时,聪明的企业应该看到:这是新一代劳动者在帮我们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二、AI工具不是摸鱼,是效率革命的先兆**  

我注意到有些管理者抱怨年轻人用ChatGPT写周报,用自动化软件处理报表。但当年格力引入机械臂时,也有老师傅觉得“机器没人情味”。  

现在格力00后工程师,已经能用AI预测生产线故障,用数字孪生技术减少60%的试错成本。他们甚至在研发部门建立“智能会议系统”,自动过滤重复性发言,把三小时例会压缩到四十五分钟。  

不要看到年轻人敲键盘就以为是偷懒,他们可能正在编写下一代智能制造的核心代码。企业要做的不是堵,而是像我们建立院士工作站那样,给年轻人配好“科技工具箱”。


### **三、依法维权不是矫情,是契约精神的觉醒**  

有企业家跟我诉苦:“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仲裁。”我倒想问:如果员工不敢主张合法权利,这样的企业能培养出有尊严的创造力吗?  

格力每年举行《劳动法》知识竞赛,把“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写入部门考核指标。去年有位00后质检员发现夜班补贴计算误差,不仅追回差额,还帮我们优化了全集团的考勤算法。这样的员工,我亲自给他颁发“质量监督奖”。  

当00后拿着法律条文来谈判时,管理者应该反思:你的制度经得起ISO9001认证吗?


### **四、拒绝无效加班不是懈怠,是精益生产的延伸**  

总有人说00后不愿加班。但在格力,我们提倡“三小时解决八小时问题”。去年空调研发部的00后团队,用虚拟仿真技术把新品测试周期压缩70%,他们下午五点带着羽毛球拍到体育馆时,我带头的研发会议还没结束。  

现在这些年轻人正在车间推广“番茄工作法”,用智能手环监测生产线员工疲劳值,硬是把产品不良率压到0.1‰以下。他们的口号很有意思:“拒绝熬夜画图纸,但要为中国制造画好每一根铜管。”


### **五、职场养生不是娇气,是可持续发展思维**  

看到年轻人带着颈椎按摩仪上班,在工位摆检测仪测甲醛,我反而感到欣慰。当年我们抓生产安全,今天他们抓健康管理,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格力给每个部门配备空气净化器时,00后员工自发成立“环境优化小组”,把新风系统升级到医用级标准。他们在茶水间设置的“健康能量站”,现在连六十岁的老工程师都跟着练八段锦。  

当年轻人开始计算“单位时间劳动价值”,管理者应该看到:这是中国劳动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信号。


**结语**  

今天在格力,00后员工占研发团队43%,他们主导的新能源专利同比增长210%。与其说他们在“整顿职场”,不如说在用新时代的标准重塑游戏规则。  

企业家要学我们做“中国造”时的坚持——不怕年轻人提标准,就怕企业自己没标准;不怕员工讲权益,就怕制度本身不正义。当00后开始用“质量思维”对待工作时,这正是中国职场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契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这也是格力的管理信条:**“好企业不需要被整顿,因为它每天都在自我革新。”**